【教练观察】关于冒一定风险的一个小故事

A-CSM and new CSP path
Vernon老师成为中国和亚洲首位新CSP体系ACSM认证讲师(New path to CSP of Scrum Alliance)
2017年8月4日
周鸿祎点名引入的一堂Scrum培训究竟给傅盛创业带来了什么
2017年8月30日

 作者:Lisa Guan

之所以写出这篇文章,甚至一改以来的逗逼风格,严肃起来,是因为之前在我的培训上,发生了一件小事,给了我一些启发。在不久之前的培训中,当讲到作为团队的leader如何使用引导手段,促使团队成员群策群力的时候,有位学员提出了, 他平时工作中是让团队成员群策群力的,无奈团队做出来的一些决策都是考虑不全面的,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。最后他总是不得不出来替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。
所以他有一个困扰:看到团队的选择明显有风险的时候,难道不应该阻止团队麽
 
我问他,风险有大有小,如果你看到了特别大的风险,一旦发生后,团队无法承担,那么你确实是要阻止团队的。但是如果风险只是可能发生的,而且发生之后造成的损失是可控范围内的, 为什么不让团队去尝试一下呢?毕竟你苦口婆心的讲一万遍,不如他们试错一遍来得印象深刻。更何况你看到的风险,到底有多大的发生概率?这位leader表示无法认同。于是我又举了一个例子,比如我们知道两三岁的小朋友,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,但是又全无风险意识的年纪。经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,磕磕碰碰。但是他们正是在磕磕碰碰的过程中,意识到哪些行为是危险的,哪些行为是安全的,这是个学习的过程。作为看护他们的成人来讲,如果小朋友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上乱跑,风险很大,而且一旦风险变成现实,后果就是生命的代价。所以不管小朋友能否理解,是否同意,大人都一定要去阻止。如果小朋友在家里玩一把并不锋利的小剪刀,可能的风险是戳到手,带来疼痛,但是由此他也会学到用剪刀时要避免戳到手,这种情况你是要去阻止呢,还是让他自己体验呢?这位leader这次听懂了,很严肃的说,我有个三岁的儿子,这两种情况我都会坚决阻止,绝对不会让它发生的。然后我从他脸上读到了他几乎要冲口而出的下一句话: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!

那个……等我有了孩子,我能不能体会他的心情还是个未知数,但是从这段对话至此也浮现出了问题所在,这位leader,是『有风险,是最正确的废话』这篇文里提到的 -低风险偏好的人。他看到了可能发生的风险,于是阻止了团队的行动计划,将决策权拿回自己这边。完全不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,和一旦发生后可能的应对方法,或者应对失败后损失是否能够承担这些因素。
对于这个事情,我有点话也要严肃的展开讲一讲:1:即使leader代替团队做了决策,也不意味着leader的决策就是一定更好。 而且leader自认为屏蔽了风险,其实是以团队的信任和学习机会为代价。2:如果leader总是阻止团队尝试他不认可的行为,那么也就意味着团队被允许采取的行动,都不会超出leader的认知范围。团队的智慧也不会超过leader已有的智慧。形象一点说,假如一个这样的leader带10个团队成员,那么这个团队如果做的是搬砖那样的体力活,他们的生产力就是1+10 = 11如果这个团队从事的是创造力为主的脑力劳动,那么他们的生产力就是  1+10 = 1

绝对不会存在1+10>11的情况出现

虽然我暂时还没有孩子,但是我也知道,一个总试图把能看到的风险挡在孩子之外的父母,一定养不出比自己优秀的下一代来。
在下图中,leader的倾向越靠左,团队呈现出来的情形就越缺乏创造力,倾向于体力劳动型团队,擅长执行而不善思考和应变。leader的倾向越靠右,团队的思维方式就越灵活,就有越多空间尝试多样性的想法和实践,学习进度也会越快,偏向创新型团队。
后来这位leader又问了一个问题:怎么可以让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?我告诉了他,如果你一直在寻找怎么改变别人的技巧,那么注定会失败。让团队做出正确的决策,首先要改变的是作为leader的自己。 – 首先,要将自己的风险偏好,调整到”合理风险区间”内,允许团队的决策中存在一定的风险,或者潜在的问题。这个过程中,要克服的是自己对可能发生的风险的焦虑感。– 不试图改变团队的决策。同时与团队一起分析风险发生的几率,预防措施,以及一旦预防失败的后果。表达万一当风险发生时能,自己能够给予的帮助。– 当风险从”可能发生”状态变成”已发生”状态时,不指责团队,利用自己作为leader的经验和资源,与团队一起应对风险,减少损失。

– 结束后与团队一起回顾,从失败中学习。

只要坚持的去按这几条做, 慢慢团队就会做出正确的决策来。然而这几条的行动方,都是leader本人。要改变别人,永远都是从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开始。

最后,说到带孩子
现在好多家长都学过育儿知识,你们一定知道下面的场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: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,类似的事情在无数家庭每天都上演:
商场里,妈妈说:“不可以再买恐龙,家里已经有很多恐龙,而且家里很多玩具你都没玩!”孩子哭闹滚地,“我就要我就要!”大人一脸无奈牵着孩子从货架上取下了一只绿色的恐龙玩偶;
游乐场里,“爸爸,我还要玩小火车……”爸爸拒绝后孩子开始哭闹,眼泪鼻涕横流,面对路人怪异的目光,这爸爸窘极了,只好再去买一张票,孩子这才破涕而笑;
这种场景,就是大人不能将最初的决定贯彻如一,于是孩子就不会把大人的决定当真,总是不会听话。对待成年人也是一样的。leader告诉团队,你们群策群力,想出一个好方法来。但是团队想出方案后,leader又觉得不好,自己做了决策。传递出去的信息就是 — 群策群力这件事不必当真,最后leader总会给出决定的。
拨打免费咨询电话 021-63809913